背景:
阅读新闻

信息工程系

[日期:2020年07月20日] 来源:   作者:招生办 [字体: ]

信息工程系成立于2004年,现有物联网工程、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3个本科专业近二十年来为社会培养信息技术人才5000余名,目前在校生1300余人。

信息工程系现有专兼职教师43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8人,博士11人。近五年专业教师共发表核心以上的教学及科研论文110余篇,其中SCI检索21篇,EI期刊检索58篇。主持或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自然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等各级科研课题50余项,获得专利10余项,出版著作7部。获得各级教研类奖励或成果10余项,其中河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课程示范课程1门,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河北省二等奖1人。目前,已形成一支职称、学历、学缘、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思想活跃、开拓进取、团结合作的教学和科研队伍。

信息工程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把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作为评价本系各项工作的首要指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系以服务区域经济生态环境信息化为目标持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以校企合作为纽带、以产教融合为手段,建设与行业产业需求有机链接的专业集群。

信息工程系坚持教学中心地位,走质量为导向的内涵式发展之路,系统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强化课堂教学,不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考核模式改革,规范和标准化教学过程。借力连续多年线上教学过程,持续探索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对照和应用高层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线上资源,根据课程性质和特点突破教学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约束,灵活多样地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机融合。本系高度重视教学质量,将师德师风建设要求贯穿于教学管理全过程,并通过对标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参照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建立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体系。信息工程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因材施教,实现多样化的培养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扬个性和发展潜力,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求。

信息工程系遵循“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路线,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工程实践能力也得到充分的训练。本系建有体系完整的实践教学平台,平台由学科基础类实验室、专业实验实训室、校内生产性创新实践基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构成。学科基础实验室由电工电子技术实验室、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等 9 个实验室组成,专业实验实训室由安卓开发实验室、物联网工程实训室、软件工程实训室、大数据分析实验室等 6个实验实训室组成,校内生产性 (创新)实践基地包括环境感知、EIS 软件工程、生态环境大数据等 3 个实践基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则与 20余家企业共同建设,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所,并根据需要不断扩充。

信息工程系积极组织师生参与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比赛“以赛促“以赛促教”,逐渐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近年来,参加蓝桥杯”“挑战杯”“互联网 +”“计算机设计大赛”“程序设计大赛”和“创青春”创业大赛等比赛,取得国家级奖励 10 余人次,省级奖励 50 余人次。

经过近 20年的建设和发展,信息工程系逐步确定了“面向生态环境、服务地方经济、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办学思想,明确了培养环境和农业两个应用领域信息技术人才的办学定位,并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信息工程系将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生态环境领域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应对机遇和挑战,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为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物联网工程【本科,招收理工类/物理类考生,学制四年】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在物联网技术专科基础上,依托电子测量技术及仪器、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科专业的多年办学经验,强力打造的我校第二批本科专业之一,现为“教育部2018年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专业。2019年,被批准为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被批准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物联网工程专业全面依托我校环境特色,面向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农业等领域,与物联网工程专业核心知识体系的交叉融合作为突破口,探索建立独具我校应用特色的“物联网+生态环境”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确定了面向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需要,培养适应“互联网+行动计划”和“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需要,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掌握物联网的基本理论,熟练掌握物联网的应用知识,具备物联网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运维等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适应从事生态环境信息化领域工作的学科基础厚实、专业技能突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物联网工程专业基于新工科教育理念、参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培养模式开展教学。专业实行学业导师制,由学业导师负责学生的学业规划、培养学生的创新、团队合作和自我学习的能力。

主干课程:离散数学、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网络、物联网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及应用、单片机原理与技术、RFID系统设计、无线传感网络、物联网控制技术、嵌入式系统、Android开发技术、网络互联技术等。

就业方向:在与物联网相关的环境监测、现代农业、生态保护、通信、物流、生产企业、公共服务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物联网技术研究、智能化技术研究、物联网系统设计、开发、测试、实施、技术支持与维护、物联网产品应用与营销推广等工作,或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软件工程【本科,招收理工类/物理类考生,学制四年】

软件工程专业招生始于2018年,是信息工程系在计算机应用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专业的多年办学经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软件工程专业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服务国家战略,面向国家信息产业快速发展,面向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需要对软件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推动新工科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21年,被批准为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软件工程专业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为基础,强调软件开发的工程性,培养适应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需要的学科基础扎实、专业技能突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通过系统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理论和知识,熟练掌握软件工程的应用知识,掌握软件工程项目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程序开发、软件质量控制、应用系统部署和运行维护等基本理论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进而具备从事软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软件系统的开发与维护、软件项目的成本控制、软件项目的质量评测等岗位的工作。

软件工程专业基于新工科教育理念、参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积极推进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深层次开展校企合作。专业实行学业导师制,导师引导学生做好学业规划,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进而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主干课程:离散数学、电工电子技术、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与技术、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学科基础课程;算法分析与设计、Web开发技术软件工程导论、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工程经济学等专业方向课程,以及面向对象技术课程设计Java Web课程设计软件测试课程设计团队激励与沟通软件工程职业实践等专业综合实践课程;生态文明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专业拓展课程。

就业方向:面向IT行业、软件公司、互联网公司、信息咨询公司、通讯公司等企业及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智能化技术研究、软件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项目管理、测试等工作,或从事数据中心运营与管理、网络构建及运维、图像及音视频处理、软件系统的售前及售后等相关工作,或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招收理工类/物理类考生,学制四年】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是响应落实国家大数据战略和适应国家急需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需求而开设的专业,面向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需要,面向大数据新兴产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新工科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招生始于2019年,现为“教育部2019年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建设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在多学科背景下培养适应“中国制造2025”和“东数西算”国家战略需要的学科基础厚实、专业技能突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通过专业的训练和培养,使学生具有健全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所需要的计算机、网络、数据处理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系统掌握数据科学、信息科学的基本知识与理论,掌握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及应用的技能,获得数据应用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运维等能力,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诸方面得到充分的培养,进而能够从事社会经济领域各个行业,特别是生态环境相关行业的大数据分析、处理、开发、应用、服务、系统集成与管理维护等各方面工作。

主干课程:离散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多元统计分析、数据科学与大数据导论、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学科基础课程;Python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采集与预处理、大数据存储与管理、Spark大数据技术与应用、Hadoop大数据技术、数据可视化技术、大数据Web开发技术、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云计算导论等专业方向课程,以及数据处理与分析课程设计、数据采集系统课程设计、环境大数据处理课程设计、大数据应用综合设计等专业实践课程。

就业方向:面向信息咨询公司、互联网公司、软件公司、金融、电商、医疗、新零售、通信、农业、交通和能源等企业及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从事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清理、数据分析与挖掘、数据可视化、数据软件开发与研究、智能化软件开发与研究、咨询报告编制等工作,或从事数据中心运营与管理、数据营销、大数据软件系统的售前及售后等相关工作,或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相关新闻      
本类最新

版权所有: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 学生工作处
Copyright: Hebei University of Enviromental Engineering.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金港大道8号 邮编:066102